1、“基于正规与非正规就业的‘新二元’社会保险体系设计”,载《中国行政管理》,2008年第5期。
2、“多重治理:机制、模式与关联”,载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》,2008年第3期。
3、 “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政策思路——从流动人口的结构性变迁谈起”,载《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》,2008年第4期。
4、“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研究”,载《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》,2008年第2期,独立。
5、“养老金新政:新旧养老保险政策的替代率测算”,载《人口与经济》,2007年第6期,第二作者。
6、“外来人口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创新”,载《东南学术》,2007年第6期,第二作者。
7、“社会保障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”,载《中国行政管理》,2005年第1期,第二作者。
8、“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、评估与发展”,载《中国软科学》,2005年第4期,独立。
9、“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:效用与局限性”,载《市场与人口分析》,2005年第6期,独立。
10、“我国失业统计制度对失业的定义”,载《统计与决策》,2005年第10期,独立。
11、“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:政策评估与制度创新”,载《人口研究》,2005年第4期,第四作者。
12、“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初探”,载《厦门大学学报》,2001年第2期,独立。
13、“试行弹性退休年龄制度研究初探”,载《中国经济问题》,2001年第4期,独立。
14、“保障和激励:建立支撑我国城市家庭养老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”,载《人口与经济》,2001年第4期,独立。
15、“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”,载《人口学刊》,2001年第2期,第一作者。
16、“中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漫谈”,载《人口学刊》,2000年第5期,独立。
17、“退休年龄有弹性吗”。载《社会》,2000年第7期,独立。
[18]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缺陷与完善.厦门大学学报(哲社版)[J],2011(3).
[19]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因素分析.人口学刊[J].2011(3).
[20]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的综合效果评估.华南农业大学学报(社科版)[J].2011(3).
[21]新农保个人账户设计的改进:基于精算模型的分析.社会保障研究[J].2011(5).
[22]基于社区的城市贫困治理问题研究.社会保障研究[J],2010(1)
[23]养老保险全覆盖:基于“两个统筹”的混合养老金体系.中国行政管理[J].2009(2).